首页 常识 > 正文

无生法忍的真正含义(50个佛教常用名词释)

2024-09-14 08:00:16 点击:100


深入经藏,智慧如海。佛学文化博大精深,经典众多。五十个佛教常用名词详解,速来涨知识,收藏起来,随用随查!



01 一心不乱

专注一事,使心不散乱,即是一心不乱。修念佛法门时,以虔诚之信心持诵弥陀名号,使心不散。念佛时舍弃我体,而与“阿弥陀佛”之念合之为一,即是一心不乱。


02 一生补处

指等觉菩萨,一生即能补继佛位。如弥勒菩萨,现居兜率,当补释迦佛位。等觉菩萨,尚有一品生相无明未破,故须再一生,断此一品生相无明,方证妙觉果位。妙觉即佛,故称一生补处。


05 三法印

一切之小乘经,以三法印印之,证其为佛说。1、诸行无常印,言一切之有为法,念念生灭而无常也。2、诸法无我印,言一切有为无为诸法中无有我之实体。3、涅盘寂静印,灭一切生死之苦而为无为寂静。



06 四正勤

1.为断除已生之恶,而勤精进;


2.为使未生之恶不生,而勤精进;


3.为使未生之善能生,而勤精进;


4.为使已生之善能更增长,而勤精进。


以一心精进行此四法,故称四正勤。


07 四念处

1.身念处,观身不净,以对治净颠倒。


2.受念处,观受是苦,以对治乐颠倒。


3.心念处,观心无常,以对治常颠倒。


4.法念处,观法无我,以对治我颠倒。


如此即可离四颠倒之苦,得常乐我净四德之乐。


08 四不退

指在修行过程中,已证得不退转位时,有四种不退之别。


1.信不退,指十信位中,第六位以上菩萨,不再生起邪见。


2.位不退,指十住中第七位以上之菩萨,不再退回二乘之位。


3.证不退,指初地以上菩萨,不再退失所证之法。


4.行不退,指八地以上菩萨,能行各种有为与无为诸法而不退转。


9 四智

凡夫有八识,至如来转为四智。


1.转第八识者为大圆镜智,此智照法界之事理,故又名一切种智,即如来万德之总本也。


2.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,于一切众生起无缘大悲之智也。


3.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,说法断疑所用之智也。


4.转眼等五识为成所作智,为利一切凡夫二乘类成种种变化事之智也。



12 五力

信进、念、定、慧之五根增长,有治五障之势力者。1、信力:信根增长,破诸邪信者。2、精进力:精进根增长,能破身之懈怠者。3、念力:念根增长,能破诸邪念者。4、定力:定根增长,能破诸乱想者。5、慧力:慧根增长,能破三界诸惑者。


13 五蕴

旧译为阴,又作五阴。


1、色蕴,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。


2、受蕴,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。


3、想蕴,对境而想象事物之心之作用也。


4、行蕴,其他对境关于瞋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也。


5、识蕴,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也。




14 六根

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。


15 六境

谓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之六法,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对之境界,故名六境。




1、世福:如孝养父母、奉师师长、慈心不杀、修十善业等;2、戒福:三皈、五戒乃至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;3、行福:读诵大乘、深信因果、劝进行者。


22 无生法忍

指精进勇猛,观想净土之庄严,心想见之,功夫既深,廓然而悟,即得无生法忍。



26 方便有余土

指阿罗汉、辟支佛、地前菩萨所居之土。以彼等所修为方便道,断尽惑通,故称方便;然彼等尚余断灭无明之惑,故称有余。


27 实报无障碍土

纯属菩萨之居处,无有凡夫二乘,乃别教初地以上、圆教初住以上菩萨之所居国土。


31 世间解

佛十号之一。即佛能了有情、非有情二种世间之一切,既了知世间之因,世间之灭,亦了知处世间之道。


32 自力

指依凭自己的力量以达解脱之境。在佛教中,依自力而获得证悟的修行称为自力法门,通常为利根行者所修,属难行道。


33 他力

为“自力”之对称。指自力之外,特依佛、菩萨之力而得度脱者。净土法门认为仅以自力求圣道,而无佛陀之力,不能速得解脱。


34 印坏文成

指以腊印印泥,腊印虽毁坏,然其迹则显成印文。净土宗以作为念佛往生之譬喻,即以印坏喻色身之断灭,以文成喻净土往生极乐世界。


35 边地

有二义,1.指不能见闻到佛法,不信三宝,傍无因果之边隅下贱者;2.指极乐净土之边地。又称疑城、胎宫。即以疑惑心修诸功德之人,应其机感,死后于净土受生之处,五百岁中不得见闻三宝。


39 克期取证

克期即是限定日期。意即为限定日期,办道修行,以得预期之果。如修一行三昧,于九十日夜精修,期得三昧。


40 化身

佛三身之一。有广狭二门,广门之化身者,谓对二乘凡夫示现之种种佛身,及六道异类之身,总为化身也。狭门之化身者,分上述之化身,为应身与化身二者,现佛形为应身,现其他异形为化身。



44 难行道

龙树菩萨所判二道之一。对于易行道而言,于此土积修行之功,入圣得果之教道,为难行道。念佛往生净土,于彼土成佛得道,谓为易行道。


45 定散

定者禅定,心常住于一境者;散者散乱,心恒攀缘六尘之境而又暂住者。定心为贤圣之修成,散心为凡夫之自性。定心有有漏无漏之别,散心有善恶无记之三。以此二者统一切之心。


49 顿教

有二解:一为顿成之教。凡历劫修行,方出生死之法,名为渐教。顿成、顿悟佛果之法,名为顿教。二为顿说之教法。对未熟之众生,初说小法,渐次说大乘之法,此为渐教。对顿悟之机,自初直说大法,此为顿教。


50 坐脱立亡

坐脱,又称坐化、坐亡,指端坐念佛而迁化。立亡,则为直立合掌念佛而往生,如宋代王日休、清代僧良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