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笏”字怎么读?又是什么意思呢?
朋友们好,今天我们来学习“笏”字,它正确怎么读?又是什么意思呢?成语“袍笏登场”又是什么意思呢?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和学习:

一、“笏”字怎么读?
读音为“hù”,同音字“户”,部首为“竹”,总笔画10,上下结构。

二、“笏”字基本解释:
(1) (形声。从竹,勿声。本义:古代朝见时大臣所执的竹板,用以记事)。
(2) 手板。
(3) 笏板。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,按品第分别用玉、象牙或竹制成,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。
◎笏,礼玉藻。笏天子以球王;诸侯以象,大夫以鱼须文竹、士竹、本象可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(4) 又如:笏击(用笏板扑击);笏囊(盛笏板的袋子);笏帛(盛笏的袋);笏板(即笏,手板)。
(5) 旧时戏班用来写戏目供人点戏用的手板也称“笏”
◎只见一个掌班拿着一本戏单,一个牙笏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(6) [量词]金银的计算单位。铸金银成笏形,一枚为一笏。
◎众情危惧,共请主人,愿以白金十笏赎之。——五代· 刘崇远《金华子杂编》
(7) 指成锭的东西。
◎[魏] 禧乃检箧中,得笔二管、墨一笏赠之。—— 清· 温睿临《南疆逸史》
三、“笏”字《康熙字典》解释:

四、“笏”字源演变和字形对比:
笏的原始形态可能是一种狭长的板子,通常由玉、象牙或竹片制成。在古代,笏主要用于记录重要事项或备忘,特别是在朝见君王时使用。


五、成语“袍笏登场”解释:

袍笏登场 páo hù dēng chǎng:
袍,古代官服;笏,古代大臣上朝所执手板。袍笏登场,就是扮演大臣的演员登台演戏,现在常用来比喻坏人上台,有贬义;或比喻新官上任,有讽刺意。
- 为什么高铁附近房子贵(高铁站附近不同距离房价增值情况)
-
2025-04-01 10:21:28
- 家里为什么不能放娃娃(家中放人偶,容易吸小人?)
-
2025-04-01 10:09:04
- 花盆底部为什么有孔(花盆底部有个特别大的排水孔)
-
2025-04-01 06:33:05
- 活性炭为什么有吸附性能(告诉你活性炭为什么那么能吸)
-
2025-04-01 03:28:59
- 为什么不能做三次伴娘(当伴娘可以当几次)
-
2025-04-01 01:32:12